妈祖赐福 永保平安 欢迎您访问泉州天后宫网站
文物建筑

建筑沿革

2018-09-05 11:24:20 来源:

    泉州天后宫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地处“郡城之南”,“浯浦之上”。其地宋时尚在城外,斯时“镇南门”在旧罗城壕之北沿。自唐以来泉州海交贸易日趋繁荣,早在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就正式设立市舶司,泉州港成为全国五大海港之一,来自国外的商人,使节,传教士甚多,泉州政府规定他们居住在罗城垣外以南,直至晋江边。这一带外人居住的居民区,泛称“蕃坊”,教堂筑在这范围内。南宋元初时期,泉州海外通商极盛,列为当时世界大港之一,港内“风樯鳞集”,“云帆遮天”,海舶穿梭奔忙,装卸不停,商贾如云,侨居泉州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数以万计。因此泉州政府又治巽流过浯浦抵通淮门,新筑一道翼城垣,把“蕃坊”及城南商业区保护起来。把原来的“镇南门”移至浯浦之上(今南城门遗址)。天后宫此时圈入城内,面对南城门,如《泉州府志》所载“当笋江巽水二流之汇”,处“藩舶客航聚集之地”。原来晋江下游的各段水域,皆有不同的名称。浮桥一带称“笋江”,顺济桥(新桥)一带称“浯江”,溜石一带称“溜江”,石头街一带称“法江”,法江以外就是泉州内港了。浯江沿岸称“浯浦”。所谓“巽水”,巽是八卦方位的西南方,原来笋江与浯江之间,有一大片冲积沙洲叫“鲤洲”(俗称菜公洲或菜洲),鲤洲北沿仍有支流,西起临漳门(新门),南至五堡,俗称破腹沟,这就是“巽水”,在泉州城的西南面。巽水与笋江汇合的起点就称浯江了。这一片“浯浦之上”地方,宋元时代是很繁荣的商业区。而顺济桥(取天后宫在宋代的庙名“顺济”)边,仍是顺济宫西畔有一道寮仔街,北街拜袍街、亭前街直抵城市中心;东畔有池仔墘、关刀池、花园头、溪亭,各皆有排水沟池,南天王城边的壕沟,西北可连拜袍街、蕃坊,北接讲武坊,亦有街巷可通城中心。南面是泉州城的南城门,简直是顺济宫之山门或关隘。

    顺济宫的位置处于:内通城区,外边海港,北枕“三台”(清源山),南临浯江,西扼笋、巽二流,东控法石的经济交通汇集枢纽,为全城繁华要地,坐北朝南,总面积七行二百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两斋馆和梳妆楼等。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泉州天后宫董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qz_hzm@sina.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901606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