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赐福 永保平安 欢迎您访问泉州天后宫网站
热点资讯

《巷遇·聚宝街》:中国体操天才和私人藏书大家

2019-01-24 11:11:03 来源:

巷 | 遇 | 档 | 案

聚宝街

聚宝街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聚宝街

所属社区

泉州市临江街道新桥社区、隘南社区

聚宝街

  A 地名由来

  聚宝街位于泉州鲤城区,在古城南部,北起万寿路,南至厂口旱闸,按门牌单双号分属新桥社区和隘南社区,全长约500米。

  宋元时代,泉州对外贸易兴盛,来往商人在此交易珠宝商品,故称聚宝街。

  B 巷子看点

  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港曾经盛况空前,而聚宝街正是外商进行自由贸易的一条大街,为光明之城的重要地段。“聚宝”二字在别处或有良好祝福的意思,在这里就是真实的写照。据史料记载,来自世界各地的珠贝、犀角、玳瑁、象牙、乳香、龙脑、珊瑚等,就是从聚宝街转运到内地,而泉州本地的瓷器、茶叶等,也从这里出口到国外。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这里开设了电报局,利用沪粤电报路线开通了泉州到福州、厦门、漳州的三条直达明线电报线路。这是泉州第一家电报局,也是划时代的信息交流通道。

  在长期的开放交流中,这里保存各种宗教信仰的遗址、风格迥异的建筑,街上至今仍然商贾云集、人气旺盛,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城南旧事。

路角头:

龙左鳌右黄帝宫

聚宝街

  在万寿路和聚宝街之间,有一处名为路角头的地方,这里有一座“泉郡黄帝宫“,民间旧称“路角宫”。这座占地不过20多平方米的宫庙,在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中才得以重见天日。当时有人在这里拆除一座旧厝的墙体时,发现了墙内两块石碑,分别来自清代同治和光绪年间,记录了这座宫庙的历史。这是全省首次发现的黄帝宫庙,也是台湾中央帝宫庙的祖庙,近年来有不少台湾同胞前来进香,追根访祖。

  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石碑上记载:“聚宝路角宫不知创所由始,为乡人祈福地……聚津里路角宫崇奉中央帝(黄帝)、水德星君(大禹)、康元帅(传说中的守城保护神),由来久矣。” 从石碑记载可以看出,该庙在清末重修了三次,后因发生火灾,同治年间又由乡绅集资重建。从光绪年间的石碑可以看出,因白蚁侵害,光绪年间由聚宝街的商号出资,重修两次。

聚宝街

  十年前,黄帝宫被发现时,门前有一根年代久远的石柱,上面雕刻着“龙左鳌右德奠中央”字样,说的是“青龙宫在左,鳌旋宫在右”。后来人们又新立一根石柱,并根据下联补齐上联:“昌南济北帅拥大禹”,取“文昌宫在南,顺济宫在北”之意。据临江街道文化站原站长杨声荣介绍,文昌宫就在黄帝宫南面不远处,已不复存在,所在的地方如今是临江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前读书人都要在这里祭拜掌管仕子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而顺济宫则是天后宫的旧称。

  聚宝街100号

  藏书大家陈盛明:

  心怀祖国献珍藏

聚宝街

  聚宝街100号是泉州著名藏书家陈盛明(1905年-1985年)的故居。私家藏书对中国文化传承和古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历经千年积淀,在清代已是仅次于浙江、江苏的中国第三大私家藏书中心,陈家的私家藏书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陈盛明女儿、华侨大学老师陈宪光女士家中,陈女士介绍这段难忘的历史。陈盛明的祖父陈槐三是清代秀才,父亲陈育才是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读书藏书是以前书香门第的良好习惯,陈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收藏大量古籍的孤本、珍本、善本。

  陈育才去世后,陈盛明将自家两间祖屋改造为书库,命名为“起斋图书馆”。除了图书,陈盛明还积累大量剪报资料,到上世纪40年代,已有藏书、图片、剪报4000余件。因为陈盛明自幼爱好地方文史,藏书中有许多闽台历史珍贵资料。后来在这些藏书的基础上,1945年,在其弟陈盛智协助下,“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在中山中路“侨务局”旧址挂牌。

聚宝街

  位于中山中路355号的“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蔡永怀/摄)

聚宝街

  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的一部分。(资料图)

  由于资料馆资金筹措艰难,困境中的陈盛明在当时闽南名流资助下,将资料馆迁往厦门,几经易址,先后开在虎园路、鼓浪屿观海别墅、鼓浪屿日光岩西林别墅(现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陈盛明提议将所有馆藏捐献给国家。1950年,资料馆归并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也在此基础上成立“南洋研究馆”,这也是如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这些资料包括图书杂志近三万册、剪报资料装订本1000多册,图片万余张,均为陈家几代人呕心沥血努力的成果。

聚宝街

  2017年6月,《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首发式举行,第一辑有24册,1200万字。2018年,第二辑15册也顺利出版。这些来自陈盛明收藏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南海诸岛属于中国领土等重要史料,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聚宝街162号

  蔡焕宗:

  体操健儿扬国威

聚宝街

  聚宝街162号是一栋临街二层楼房,下面是铁门,二楼墙面被粉刷成了白色,带有伊斯兰建筑风格。据文史爱好者蔡永怀先生介绍,这里曾经走出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上获得荣誉奖章的体操运动员蔡焕宗。

聚宝街

  蔡焕宗在比赛中。(资料图)

  蔡焕宗出生于1949年,曾在泉州振兴小学读书,从小就展露出体操天赋,1963年进入福建省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被选入国家队。在1980年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上,他夺得双杠冠军,也是“李宁时代”之前的全国体操冠军,曾任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

聚宝街

  2008年,蔡焕宗曾回泉州参加节目录制。(资料图)

  1981年蔡焕宗退役时,法国体操协会与中国体协签订了体育合作协议,他被派往法国执教,1988年加入了法国国籍,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以法国女子体操队主力教练的身份,带队来北京参赛。老一辈中国体操人出身的他谈起中国体,操还是“咱们”、“咱们”的,透着对故土的眷恋。

  聚宝街112号

  苏宅:

  沐风栉雨创家业

聚宝街

  聚宝街112号苏宅,门面非常古旧,还贴有几十年前的瓷砖。宅内,出生于1934年的苏孙威老先生正在木梯上修整墙面,他今年85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平时在家自己摸索,做做盆景养养花,搞搞业余收藏,院子里一盆十八学士的茶花打理得娇艳欲滴。

聚宝街

  苏孙威回忆城南往事,先辈栉风沐雨开创家业,后代勤勉持家维持生计,诸多人生坎坷,付诸一笑。

  苏孙威回忆,这栋洋楼比他的年龄大两岁,是他父亲1932年出资建造。父亲15岁就到福州一家棺材铺做学徒,十分辛苦,冬天冷了就睡在棺材里,夏天热了就弄一块棺材板,在外面地上睡。就这样他一边辛苦学艺,一边慢慢攒钱,长大后自立门户,最后终于在福州当时著名的商业繁华区上杭路,开了一家名为“高丰”的茶叶店。由于他苦心经营,以诚待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发家之后,父亲委托一位表弟在聚宝街老宅地址上修起这座洋楼。洋楼从整体风格、建筑材料、诗词对联等等均由表弟一手包办。80多年过去了,一楼现在住人,通过木楼梯上到二楼,可以看到地板有些穿孔,已不稳固,现在基本上没人上去。

聚宝街

  二楼用烟炙砖打造成西式造型,一楼则是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

聚宝街

  墙上还有当年建宅时镶嵌其上的四个金底黑字:“蛛隐”“鹪棲”。苏孙威说,由于年代太久,当时长辈人也没有解释,到现在他也说不出来这四个字讲的是什么。

  鹪鹩(jiāo liáo)是一种小鸟名,《庄子•逍遥游》中写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鹪鹩以麻发为窝,系于树枝,只占用一根树枝,于是后人用”鹪鹩一枝“来比喻聊可安身之处。“棲”(qī)是“栖”的异体字,“鹪棲”二字看来和“蛛隐”一样,都是主人自谦的话,置于大堂之内,显得温文尔雅,十分得体。

  聚宝街28号

  陈氏老宅:

  兄弟经商金万元

聚宝街

  这是1994年拍摄的厂口附近一排木构古厝,其中28号是陈氏老宅,为聚宝街的大户人家。据陈氏后人陈可可老师介绍,老宅为闽南木结构建筑,地板由青石红砖铺砌。由外到里分为三进,每一进越来越高。到后院又越来越低,后院现为四叔公后人居住,已隔开。

聚宝街

  陈宅内的木构老厝还修了阁楼,从客厅旁的木梯可以上去。(陈可可/供图)

  陈可可老师的爷爷陈文川有四个兄弟,陈文川为大哥。二弟陈文中年轻时下南洋创业,事业成功,曾为印尼侨领,两人于1976年去世。当时陈文中的儿子陈迺士年纪尚小,一时无法接管这么大的事业,于是身在澳大利亚做牧师的陈文川的三弟到印尼帮助陈迺士做生意。

  陈可可老师说,当年90多岁的三叔公回忆,陈家曾买下印尼一个码头,并请官方一起协助打捞出二战后沉没的船只,码头海港一夜之间增值万倍。陈迺士2017年任印尼晋江同乡会新一届会长。

聚宝街

  老宅中陈列不少书法作品,来自陈可可的家叔陈敦三之手(陈可可/供图)。陈敦三,号虚怀,1942年出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副会长。

  陈文川的夫人苏越华98岁去世,她曾向陈家晚辈回忆,她嫁到陈家时,陈家雇工人在附近码头上做工,有100多人,吃两口大锅饭,灶火要从早烧到晚,一天要吃掉100多斤大米。此外,曾有北京专家来看老宅,认定为明末清初的建筑,建议保护好。如今这排木构古厝的中段,已于上世纪70年代改建为水泥红砖结构。

  在聚宝街老辈人的印象中,还有一个著名的“金万元”商号,这来自陈文川的堂兄弟家。陈可可几年前还见过一些民国时期的金万元广告牌,这些铁皮油漆的广告牌上,是福特汽车的广告,这些都是在南洋华侨的支持下做的生意。

  聚宝街138号

  何宅:

  红砖圆柱混搭风

聚宝街

  聚宝街138号是何宅,大门山花上有西方艺术装饰风格,中间是一颗五角星,下面有“1957”字样。据户主介绍,当年何家有几个兄弟在南洋打拼,后来赚钱盖起了这栋房子。当时请来有名的惠安工匠,加上精挑细选的建筑材料,将房子打造得格外精美。

聚宝街

  既有线条鲜明的西方艺术装饰风格,又有充满年代感的五角星,还有闽南的传统滴水兽,“混搭”风格很有看头。

聚宝街

  阳光透过天井照射下来,二楼和一楼都变得很亮堂。

聚宝街

  何宅的红砖圆柱比较少见,用一块块带有弧形的红砖贴成,虽然费工费时,但建成之后显得格外精细优美。

聚宝街

  60多年前的山花上,五角星和数字的颜色已经慢慢消褪,简洁有力的线条,仍留有当年的气派。

  聚宝街127号

  黄厚忠故居:

  多元文化临街楼

聚宝街

  聚宝街127号是黄厚忠故居,为一栋二层砖混水泥结构楼房,建于清末民国时期。一层现在是杂货铺,经过楼梯可以抵达二楼,二楼栏杆与墙面之前的阳台仅宽半米左右,一人行走尚显狭窄,主要是作为装饰之用,在当年寸土寸金的聚宝街,也保证室内的面积。

  二楼窗户上有鲜明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此外墙面除了规则的菱形,还有不规则的块状,不大的地方有多种文化交融的味道。

聚宝街

  二楼阳台仅有一块地砖的宽度,不远处就是黄厚忠当年曾出资建造的基督教聚宝堂。

聚宝街

  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窗户,见证聚宝街多元文化的交融。

  黄厚忠还是附近聚宝街基督教聚宝堂的出资人之一,对泉南基督教事业有诸多贡献。他在民国时期还曾创办学校,为当时泉州名人。

  聚宝街111号

  基督教聚宝堂:

  兴学救人留美名

聚宝街

  聚宝街111号是基督教聚宝堂,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泉州老城区三大基督教堂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曾被当成街道的米店。当年惠世医院英国长老会外科名医丁乃明离院,前往印度,将会友赠送的礼物换成资金,又在商户热心资助下,在聚宝街开设基督教宣道所,1913年聘请牧师黄宇宙(黄英德)专理堂务,成了基督教聚宝堂。

  1915年,基督教聚宝堂购置牧师楼,创办国民学校,不久改为“求德小学”,培养会友子弟,聘请郑约翰先生负责校务。

聚宝街

  红色十字架下是基督教聚宝堂的钟楼。(吴晶晶/摄)

  据记载,清代光绪年间,泉州城内发生过鼠疫,市民看望生病家属,往往只敢用竹竿测探,聚宝堂第一任传道长老黄铭额却时常出入疫地照料病人,不少人都感受过他的恩情。

  车桥头:

  南门兜内挤烧包

聚宝街

  车桥头是聚宝街一处著名所在,据杨声荣介绍,宋元时期这里是刺桐港与陆地连接的交通要道。为了方便中外商货起卸,这里特设有一桥,车从桥过,故名车桥头。这里还有“来远驿”遗址,是官方作为接待国外使者、客人之用。

聚宝街

  据杨声荣介绍,车桥头上两块清代的修理水利碑很有意思,两块碑相隔只有45年,可见当时车桥头商业繁荣,颇有点不堪重负的情形。较早的碑上写着禁止在车桥头上乱搭乱盖,较后的一块碑上写着禁止小摊贩随意摆摊,可见当年就有类似如今的城管制度,而且这种管理还是渐进式的,随着商业的发展,约束新出现的问题。此外,碑上还提到一些时令蔬果,比如槟榔,可以证实当时商品交易发达,在泉州也能很方便买到外地食物。

聚宝街

  旧时车桥头的模样。(翻拍图)

  “南门兜,挤烧包,挤不过路角头。”这是在泉州流传很广的一句民间谚语,说的就是聚宝街从车桥头到路角头这一带的人们摩肩接踵、往来交易的兴盛街貌。

聚宝街

  这是拍于2007年的照片,车桥头老房前的卖烟卖火柴的摊点,上面那迎风转动的纸扎风车如今已难见踪影。

聚宝街

  车桥头上还有一块泉州市文管会1984年立的石碑,写着“明来远驿遗址”。来远驿是古代掌管接待外国来客的官署,据蔡永怀介绍,来远驿并不是独立机构,而是附属于福建市舶司,主要是用于招待和安排琉球贡使团住宿的地方。当时琉球贡船“多抵福州河口”,而后转抵泉州,多有不便。为了便于管理,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移置福州,泉州来远驿遂废。

  据杨声荣介绍,几十年前曾有日本电视台来中国拍摄“中国大陆三千里踏察行”的节目,拍摄的起点就在车桥头来远驿,可见这里在我国海外交流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聚宝街拾遗

聚宝街

聚宝街

  水丸是车桥头的著名美食之一,林氏文阿水丸已有百年历史,早年间林氏先辈挑着担子在车桥头贩卖,深受欢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店面。水丸用新鲜鱼肉,剔骨后捶打成泥,再从指缝挤压成丸,口感富有弹性,加上大骨汤,味道鲜美。杨声荣介绍说,从名字上看,“水丸”不同于别处的“鱼丸”,这也和古代泉州海上贸易兴盛有关,渔民和水手上岸之后,来一碗洒有胡椒粉的水丸汤,流流汗,健脾祛湿,立马能赶走海上风浪带来的寒冷。

聚宝街

  聚宝街35号现在是一处危房,后面的木构老厝也坍塌荒废。这里走出“开拓福建针灸的第一人”著名针灸名家留章杰,201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7项),传统医药类中,“泉州留章杰针灸”名列其中。

  留章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1990年去世。留章杰十五六岁随父亲留文固行医,1935年参加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函授学习,1956年任泉州市联合中医院针灸科主任,1958年任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随着医术不断精进,留章杰还撰写大量医术专著。1984年,他创办全国第一张针灸小报《针灸界》,向全国4000多个单位和个人发行。

  在针灸的手技方面,留章杰堪称一绝。他强调指力,有一手过硬的运针不痛技术,他常说:“针欲令其舒适,勿令其痛楚,运针不痛,惟在指力。”

聚宝街

  150号苏宅也是聚宝街当年的大户人家,早年做典当生意。据宅内的苏氏后人介绍,苏家主人曾做过泉州商会会长。以前老厝面积很大,至今附近青龙巷中还有苏家花园遗址,坊间传闻其为“泉州最美的私家花园”。苏家花园中的不少构件,几十年前移入开元寺内。

聚宝街

  苏宅有部分已经变卖出去,如今已经建成现代楼房,宅内老厝依稀可见当年模样。

聚宝街

  聚宝街138号旁有一条狭长的支巷。

聚宝街

  从这条支巷进去,巷尾有一家“红卫化工厂”。如今化工厂早已荒弃,留下有时代特色的名称。

聚宝街

  有趣的是,巷内还有一块立于民国七年(1918年)的石碑,标注巷子的宽度为六尺二寸,并声明这条支巷属于苏宅的余地。此外,还要求两边邻居今后不得开门窗相通,导致边界不清。

聚宝街

  27号是一栋二层洋楼,兀立挺拔。二楼墙面多边形花纹和伊斯兰风格的窗户,与127号黄厚忠故居颇为相似。

聚宝街

  聚宝街南段有一处古地名,叫做“厂口”,这是曾是政府盐政盐管所在地,管控泉州日常食盐的供应。在聚宝街老辈人口中,还流传一句旧时的歇后语,叫做“盐管的称锤——咸挂涩”,意思是说盐管的秤砣天天和盐巴打交道,又咸又涩,形容人小气吝啬,非常形象。再过去不远的地方,曾有一座造船厂,泉州的古代造船技术十分先进,带着许多独创经典技法的新船,就是从这里驶向大海。

聚宝街

  古代聚宝街繁华富庶,在附近的公婆巷,有一处泉州古城仅存的清代石壁路灯(杨茂盛/摄),石龛顶部和底部都钻有小孔,便于置放油灯。当年“珍利行”蔡鼎常家为了方便路人夜间出行,造了几座石壁路灯,如今仅剩的一座,见证泉州古街巷曾经的繁盛。

聚宝街

  图文记者 王了

  摄像记者 颜沐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临江街道隘南社区、新桥社区大力支持,并得到蔡胜铁、陈宪光、蔡一村、陈可可、苏孙威、杨声荣、蔡永怀、杨茂盛、郑纯全等诸位先生女士、老宅后人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预告:下期《巷遇》将走进青龙巷,不一样的老巷,不一样的精彩,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孝感巷

台魁巷

象峰巷

旧馆驿

井亭巷

帽巷螺珠巷

奎章巷

通政巷

奎霞巷

承天巷

新府口

玉犀巷

镇抚巷

裴巷

甲第巷

马坂巷

金鱼巷

通源巷

马鞍山

十八弯巷

伍湖巷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泉州天后宫董事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qz_hzm@sina.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901606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202000139号